当前位置:易古诗词 > 文言文 > 正文

关于思念父母的文言文 古代孩子写给父母家书

导语:思念父母的文言文家书,表达古代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文字中透露着孩子对父母的深情厚意,述说着对家人的思念之情。这篇文章将展现古代孩子对父母的无尽思念与感激之情。

目录导航:

  1. 关于思念父母的文言文
  2. 古代孩子写给父母家书
  3. 家书曾国藩原文
  4. 古代女儿给父母的书信
  5. 女儿写给父母家书古文
  6. 中秋家书古文
关于思念父母的文言文

1、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2、 《归家》

【唐】杜牧

稚子牵衣问,归来何太迟?

共谁争岁月,赢得鬓边丝?

3、 《乡思》

【宋】李觏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

4、《京师得家书》

【明】袁凯

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

行行无别语,只道早还乡.

5、《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唐】柳宗元

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上峰头望故乡.

6、《闻雁》

【唐】韦应物

故园眇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

7、 《杂诗》

【唐】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9、《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0、《月夜亿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雁一秋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常不达,况乃未休兵.

1.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意思是:父母疼爱我,做到孝有什么困难呢;父母讨厌我,仍尽孝,才为贤德。——李毓秀《弟子规》

2.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意思是:孝敬父母就是好儿男,孝敬公公、婆婆,能落个既孝敬又贤惠的名声。——《劝报亲恩篇》。

3、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唐·宋之问·《渡汉江》

4、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古代孩子写给父母家书

古代孩子写给父母的家书就像我们现代人写信一样的,是为了让家人放心,给家里人报平安。

大家晚上好,今日是除夕,我是福建福州的。我是这样子回答的,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古代书信的开头一般是

父母亲大人膝下:

今日是除夕,我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离开岗位。所以没有回家跟您们一起吃团圆饭。敬请父母大人谅解。

结尾是

祝父母大人工作

家书曾国藩原文

修身篇·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原文

男国藩跪禀

父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六月廿日,接六弟五月十二书,七月十六,接四弟九弟五月廿九日书。皆言忙迫之至,寥寥数语、字迹潦草,即县试案首前列,皆不写出。同乡有同日接信者,即考古老先生,皆已详载。同一折差也,各家发信,迟十余日而从容;诸弟发信,早十余日而忙迫,何也?且次次忙迫,无一次从容者,又何也?

男等在京,大小平安,同乡诸家皆好;惟汤海秋于七月八日得病,初九日未刻即逝。八月十八考教习,冯树堂、郭筠仙、朱啸山皆龋湖南今年考差,仅何子贞得差,余皆未放,惟陈岱云光景最苦。男因去年之病,反以不放为乐。王仕四已善为遣回,率五大约在粮船回,现尚未定;渠身体平安,二妹不必挂心。叔父之病,男累求详信直告,至今未得,实不放心。

甲三读《尔雅》,每日二十余字,颇肯率教。六弟今年正月信,欲从罗维山处附来,男甚喜之!后来信绝不提及,不知何故?所付来京之文,殊不甚好。在省读书二年,不见长进,男心实忧之,而无如何,只恨男不善教诲而已。大抵第一要除骄傲气习,中无所有,而夜郎自大,此最坏事。四弟九弟虽不长进,亦不自满,求大人教六弟,总期不自满足为要。余俟续陈。男谨禀。(道光二十四年七月廿日)

《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成书于清19世纪中叶。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30年至同治10年前后达30年的翰苑和从武生涯,大概1500封,所涉及内容广博,既有治军为政之道,又有人生处世之谈,是研究其人及这一时期历史的重要资料。细读此书,你会发现其中的经典语句简直是字字珠玑,受用一生。

1、勤字功夫,第一贵早起,第二贵有恒;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以做得到的。

2、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3.危急之际,惟有专靠自己,不靠他人为老实主意。

4.口腹不节,致疾之因;念虑不正,杀身之本。

5、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7、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8、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9、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10.择交是第一要事,须择志趣远大者。

11与多疑人共事,事必不成。与好利人共事,己必受累。

12、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13、禁大言以务实。

14、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15、凡一家之中,勤敬二字能守得几分,未有不兴;若全无一分,未有不败。和字能守几分,未有不兴;不和未有不败者。诸弟试在乡间将此三字于族戚人家历历验之,必以吾言为不谬也。

16、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17、三乐:勤劳而且憩息,一乐也;至淡以消嫉妒之心,二乐也;读书声出金石,三乐也。

18、凡人之情,莫不好逸而恶劳,无论贵贱智愚老少,皆贪于逸而惮于劳,古今之所同也。

曾国藩坚决反对为子孙购置产业,留给后人的只是耕读家风,他说:“将来若作外官,禄入较丰,自誓除廉俸之外不取一钱。廉俸若日多,则周济亲戚族党者日广,断不畜积银钱为儿子衣食之需。盖儿子若贤,则不靠宦囊,亦能自觅衣饭;儿子若不肖,则多积一钱,渠将多造一孽,后来淫佚作恶,必且大玷家声。故立定此志决不肯以做官发财,决不肯留银钱与后人。”

古代女儿给父母的书信

大家晚上好,今日是除夕,我是福建福州的。我是这样子回答的,这是我的肺腑之言:

古代书信的开头一般是

父母亲大人膝下:

今日是除夕,我因为工作繁忙,不能离开岗位。所以没有回家跟您们一起吃团圆饭。敬请父母大人谅解。

结尾是

祝父母大人工作顺利,吉祥安康…(女)儿**拜上

年月日

2022.1.31

父母亲大人膝下,敬稟者:

父母亲大人金安。光阴似箭,岁月易逝,自上次回乡,已半年有余,甚是思念。不知父母身体善否?望冷暖添减衣物,少食多餐,保重身体。然父母嘱女健身之事,吾已谨遵父母之命,眠食规律,且每晚饭后行三四千步。

吾为人母,父母亲大人。

赵由晰《家书帖页》

赵由晰是赵孟頫之女,工书。此帖行笔流畅,有家法。赵孟頫可谓亲身实践了,家有小女,一定要让她学书法!

女儿写给父母家书古文

尊敬的父母亲:

鸿雁南飞,传递家书,不胜欣慰。此刻,女儿含泪执笔,修书一封,寄情千里,愿父母亲安康如意。

自女儿离家求学,的时刻父母亲的关爱与教诲,铭记于心。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女儿虽离乡背井,但志向未改,勤学不辍,愿为家族传承文脉,光耀门楣。

父母亲辛勤劳作,养育之恩,女儿无以回报。唯有以优异的学习成绩和品行,彰显父母亲的教导有方,方能略表孝心。如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儿虽身为女子,但志在博学,谦虚有礼,恪守妇道,以此彰显父母亲的教诲之功。

亲爱的父母亲,女儿虽远离家乡,但心中的思念与感激之情,无时无刻不在。愿父母亲身康体健,事事顺心。家中大小事务,女儿虽身在他乡,但时刻关注,家中一切,皆托付于二老,望父母亲放心。

书短意长,不尽欲言。女儿在此,遥祝父母亲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待女儿学成归来,定尽孝床前,弥补女儿心中愧疚。

愿家中一切安好,父母亲安康如意。

女儿敬上

中秋家书古文

中秋月圆,清风作伴

异乡今夜独坐窗台

举头望明月,心儿想家乡

思念很沉

压弯了树梢,压弯了水中月

风是信使,把我的思念

捎回妈妈身旁

告诉她孩儿异乡安好,请勿挂念!

夜半风回,把母亲的心语送达:

家乡一切安康,请勿挂念!

儿在外保重

明月千里寄相思

踏上异乡的路途,

家是一盏灯,

照亮人生的长路;

融入异乡的人群,

家是一团火,

温暖陌生的环境;

爬上异乡的风车,

家是一种责任,

激励着我前进;

遨游异乡的夜晚,

家是一个梦,

寄托对家的思念。

一轮明月挂深空,

数不尽对父母的思念。

生活亦如此!

责任在身,思念在心;

无数个日夜的思念,

是拼搏未来的一种力量。

身为风电郎,集骄傲与自豪于满身!

追风已是常态,梦想却不平庸;

勇敢的向着风前进,

它终将吹到你的家乡;

寄回属于你对家美好的回忆与无尽的思念!

分享你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不断成长的喜悦!

愿家庭和睦,祝父母安康;

圆月之际,引以上文,表己思念。

免责申明: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易古诗词立场!登载此文只为提供信息参考,并不用于任何商业目的。如有侵权或内容不符,请联系我们处理,谢谢合作!
当前文章地址:https://www.yigushici.com/wenyanwen/56840.html 感谢你把文章分享给有需要的朋友!
上一篇:别友贺新郎是小学几年级 人有病天知否出处 下一篇:如何理解文言文中的究心?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