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羽流苏四字成语 翡翠是什么朝代,由什么人带入中国的
目录导航:
什么羽流苏四字成语翠羽流苏
用彩色羽毛或丝线等制成的穗状垂饰物。常饰于车马、帷帐等物上。
《文选·张衡<东京赋>》:“駙承华之蒲捎,飞流苏之骚杀。” 李善 注:“流苏,五采毛杂之以为马饰而垂之。” 唐 卢照邻 《长安古意》诗:“龙衔宝盖承朝日,凤吐流苏带晚霞。”《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五回:“再到房里看时,红木大牀,流苏熟罗帐子,妆奩器具,应有尽有。” 丁玲 《韦护》第三章一:“一盏吊在房中央,是 中国 宫庭里用的八角的有流苏的纱灯。”
没有什么羽流苏的四字成语。只有含羽,流,苏的四字成语,分别为:爱惜羽毛,吉光片羽,吉光凤羽,鸿衣羽裳,积羽沉舟,换羽移宫,零光片羽,纶巾羽扇,羽蹈烈火。行云流水,流芳百世,同流合污,沧海横流,从善若流,流连忘返,逐流忘返。
苏海韩潮,苏武牧羊,槁苏暍醒,来苏之望,累苏积块。
这个成语应该是翠羽流苏。它出自唐朝王维的《扶南曲歌词五首》。翠羽:是指翠绿色的羽毛,如绿孔雀的羽毛,翠鸟的羽毛,也代指翠鸟。或者指代翅膀,比喻意为青绿色的树叶,借指珍宝。也用来比喻青绿色的茶叶,美女的眉毛等。流苏:是指帷账的垂饰。翠羽流苏指的是各种装饰物。
翡翠是什么朝代,由什么人带入中国的翡翠,也称翡翠玉、翠玉、硬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颜色呈翠绿色(称之翠)或红色(称之翡)。是在地质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主要由硬玉、绿辉石和钠铬辉石组成的达到玉级的多晶集合体。另外在动漫中也有以“翡翠”为名的人物形象出现。 英文名称jadeite,源于西班牙语plcdode jade的简称,意为佩戴在腰部的宝石。 翡翠的名称来源有几种说法,一说来自鸟名,这种鸟的羽毛非常鲜艳,雄性的羽毛呈红色,名翡鸟,雌性的羽毛呈绿色,名翠鸟,合称翡翠,所以,行业内有翡为公,翠为母说法。明朝时,缅甸玉传入中国后,就冠以“翡翠”之名。另一说古代“翠”专指新疆和田出产的绿玉,翡翠传入中国后,为了与和田田绿玉区分,称其为“非翠”,后渐演变为“翡翠”。 翡翠原石翡翠属辉石类,单斜晶系、完全解理。主要组成物为硅酸铝钠(NaAlSi2O6,宝石矿中含有超过50%以上的硅酸铝钠才被视为翡翠),出产于低温高压下生成的变质岩层中。往往伴生在蓝闪石、白云母、硬柱石(二水钙长石)、霰石和石英。莫氏硬度在6.5—7之间,比重在3.25—3.35之间,熔点介于900—1000°C之间。 从广义上讲翡翠是指具有商业价值,达到宝石级硬玉岩的商业名称,是各种颜色宝石级硬玉岩的总称。狭义的翡翠概念是单指那些绿色的宝石级硬玉岩。地质学称翡翠为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并主要是以Cr(铬)为致色元素的硬玉岩。达到宝石级的翡翠单从组分上讲,非常接近硬玉的理论值。是一种最珍贵、价值最高的玉石,被称为“玉石之冠”。还由于深受东方一些国家和地区人们的喜爱,因而被国际珠宝界称为“东方之宝”。 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不为世人所重视,纪晓岚(1724--1805)在《阅微草堂笔记》中写道:“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由此可知,18世纪初,古人不认为翡翠是玉,翡翠价格低廉,至18世纪末,翡翠已是昂贵的珍玩了。另据《石雅》得知本世纪初大约45公斤重的翡翠石子值十一英镑。翡翠石子中不乏精华,当时价格也很贵,但与现在,一公斤特级翡翠七八十万美金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翡翠开采、运输、加工、销售历来是云南人所为。在缅甸古都阿摩罗补罗城的一座中国式古庙里,碑文上刻有5000个中国翡翠商的名字,这在玉缘和珠宝也有介绍。明中叶高官太监驻守保山腾冲专门采购珠宝。当时从永昌腾越至缅甸密支那一线已有“玉石路”、“宝井路”之称。腾冲至缅甸的商道最兴盛时每天有2万多匹骡马穿行其间,腾冲的珠宝交易几乎占了世界玉石交易的9成。到1950年,腾冲县在缅甸的华侨达30余万人。直到今天,云南人在缅甸从事翡翠业的达数万。
翡翠是元末明初由马帮从缅甸驮运到云南瑞丽的,当时和和阗玉价格持平,到清乾隆皇帝始进入皇宫内庭收藏,乾隆是有名的玉痴皇帝,但他本人热衷了和阗玉,和珅被抄出了不满二百个满绿色顶极翡翠花羚管,这就上有所好,下有所效。公元二O十四年佳士得春拍嘉庆皇帝的一方翡翠玉玺,拍得九千多万人民币。可见一斑。
根据明人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记载,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代的中期大旅行家徐霞客旅行时也见证过当时翡翠贸易的盛况,并将其写入所著的《徐霞客游记》可见翡翠传入中国的时间是明代中间,但正史却没有留下具体由何人传入只留下一个传奇的故事:在明代中期,有一队在滇缅边界做生意的马帮。一次生意途中道路颠簸,将茶叶震掉,马帮头子便随手捡起一些大石头压货。到家后一块石头掉在地上,磨破了一点石皮,露出了里面碧绿的玉肉,马帮头子甚是喜欢,于是委托首饰行打造了一套首饰送给妻女。后来这种新出现的玉石名气越来越大,备受人们喜欢,因颜色似翠鸟羽毛,顾定名翡翠。
关于翡翠多久进入中国一说,众说纷纭。
1: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认为“在18世纪之前”中国人不知道硬玉这种东西,硬玉是由缅甸经云南输入中国.
2:张竹邦等在翡翠探秘一文中认为:玉石开采到元代
3:马罗刚,蔡汉伦连两位在中国宝石的翡翠溯源一文认为:发现翡翠的年代在500年前说法是可靠的
4:翡翠史话一书认为:周朝时有翡翠,汉朝也有,明朝末年还是鲜见的稀有宝物
5:宋代欧阳修记载,他家有个绿色玉瓶,一位朝中老臣认出是翡翠
6:大部分人认为是清朝。个人也觉得是清朝,既然以翡翠的特性很难会不受喜爱,既然如此在大汉王朝、在盛唐,为何不见翡翠的崛起?我想这两个朝代是有能力在缅甸弄到足够多翡翠的.然而翡翠的盛行缺是到了清朝,当然这离不开慈禧的独爱。
八哥第2代什么时候繁殖八哥怎样繁殖的
八哥繁殖期4-8月,营巢于树洞、建筑物洞穴中,内垫有草根、草茎、草叶、藤条、羽毛、碎片、蛇皮、塑料薄膜等,巢无一定形状。有时也成小群集中营巢,每窝产卵3-6枚,多为4-5枚,卵蓝绿色而富有光泽。野生八哥食性杂,主要以蝗虫、蚱蜢、金龟子、蛇、毛虫、地老虎、蝇、虱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谷粒、植物果实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往往追随农民和耕牛后边啄食犁翻出土面的蚯蚓、昆虫、蠕虫等,又喜啄食牛背上的虻、蝇和壁虱,也捕食像蝗虫、金龟、蝼蛄等。八哥的植物性食物多数是各种植物及杂草种子,以及榕果、蔬菜茎叶。扩展资料:人工饲养注意寒暑变化,防止八哥受冷受热;夏天应将鸟放在通风凉爽处,晚上用网罩防蚊;冬天应将鸟放在温暖处,并尽量让其每天有1小时左右的阳光浴。八哥的饲料以鸡蛋大米为宜。鸡蛋大米的调制方法是:将大米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而不焦,倒入盆中,趁热把搅匀的生鸡蛋液拌入米中,搅匀,冷却后掰开、搓散即可。每公斤米加4-6枚鸡蛋,并适量添加蚂蚁、皮虫、瘦肉丝、嫩青菜、香蕉等。八哥消化力强,食量较大
八哥的繁殖时间
4—7月繁殖,每年2巢,巢无定所,常在古庙和古塔墙壁的缝隙、屋檐下、树洞内,有时就喜鹊或黑领棕鸟的旧巢加以整理,或借用翠鸟之弃穴。巢形大而不整,略呈浅盂状,由稻草、松叶、苇茎、羽毛、软毛及其它废屑堆积而成。产卵4-6枚,卵呈辉亮的玉蓝色。人工饲养家养八哥采用高大的八哥笼,多养雄鸟,从幼鸟开始饲养效果最佳。八哥的饲料以鸡蛋大米为宜。鸡蛋大米的调制方法是:将大米放入锅内,用文火炒至黄而不焦,倒入盆中,趁热把搅匀的生鸡蛋液拌入米中,搅匀,冷却后掰开、搓散即可。一般每公斤米加4~6枚鸡蛋,并适量添加蚂蚁、皮虫、瘦肉丝、嫩青菜、香蕉等。八哥消化力强,食量较大。八哥喜水浴,常能在水浴时鸣唱,夏季每日或隔日1次,春季和秋季适当减少次数,冬季很少水浴。水浴时常将笼子放入盆中,盆内加清水,水深约至八哥跖骨上关节处,水温不能太低。八哥产于南方,生性怕冷,故鸟笼要有笼衣,夜间要挂在室内,不能挂在有冷风的过道口,冬天要时刻注意保暖,晴天多让八哥晒太阳。
八哥的繁殖有较明显的季性,即每年的4-7月份。一年繁殖两次。一般雌鸟于4月份产下第一窝卵,连续产卵4-6枚,孵化期14-16天;6月分产第二窝,产卵数与孵化期同前。于7月份结束繁殖期。
一岁左右。
八哥鸟一岁左右开始下蛋,每年的4~8月是八哥鸟的繁殖期,一般3月开始发情,4~7月的时候下蛋。若是饲养条件比较好,营养充足,可能会提前下蛋。
但用于繁殖的八哥鸟必须养2年后开始繁殖,两岁的八哥鸟才算是性成熟。下蛋前的八哥鸟会频繁出入巢穴,找东西做窝,这是天性使然。
繁殖期需要给八哥鸟补充营养,要荤素搭配,可以喂食面包虫、谷粒、种子等食物。幼鸟需喂食鹩哥粉,包括玉米粉、肉糜、鸡蛋、骨粉等。
翠鸟移巢文言文停顿断句翠鸟移巢
【原文】
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
【注释】
1、出自冯梦龙《古今谭概》。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2.先:起先。
3.以:用。
4、患:灾祸。
5、避患:避免灾祸。
6、及:到了…的时候。
7、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鸟。
8、恐:担心。
9、坠:落,掉下。
10、稍下:稍微低一点。
11、复:又,再。
12、益:更加。
13、下巢:把窝做低。
14、又更下巢:又把窝做到更低的地方。
15、遂:于是,就。
16.得:得以。
17、之:代词,代指小鸟。
18.矣:语气词,了。
【译文】
翠鸟先是把巢筑得高高的用来避免祸患。等到它生了小鸟,特别喜爱它,惟恐它从树上掉下来,就把巢做得稍稍低了一些。等小鸟长出了羽毛,翠鸟更加喜爱它了,又把巢做得更低了一些,于是人们就把它们捉住了。
【阅读提示】
护子移巢,情真意笃,的确为动物天性。问题是,就下移动鸟巢,虽然可怜幼崽免遭下坠毁身之灾,却无法使爱子逃脱人类伸手取之之祸。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