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唐元真的古诗点读 煦的读音是什么
目录导航:
菊花唐元真的古诗点读菊花
元稹〔唐代〕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完善
译文及注释
译文
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好似到了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再无花可赏。
菊花唐元稹:拼音:jú huā táng yuán zhěn
菊花
朝代:唐代
作者:元稹
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译文:一丛一丛的秋菊环绕着房屋,看起来好似诗人陶渊明的家。绕着篱笆观赏菊花,不知不觉太阳已经快落山了。不是因为百花中偏爱菊花,只是因为菊花开过之后便不能够看到更好的花了。
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写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名句,其爱菊之名,无人不晓,而菊花也逐渐成了超凡脱俗的隐逸者之象征。历代文人墨客爱菊者不乏其人,其中咏菊者也时有佳作。中唐诗人元稹的七绝《菊花》便是其中较有情韵的一首。
第一句“秋丛绕舍似陶家”的“绕”字写屋外所种菊花之多,给人以环境幽雅,如陶渊明家之感。诗人将种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见秋菊之多,花开之盛。这么多美丽的菊花,让人心情愉悦。
第二句“遍绕篱边日渐斜”表现了诗人专注地看花的情形。第二句中的“绕”字写赏菊兴致之浓,不是到东篱便驻足,而是“遍绕篱边”,直至不知日之将夕,表现了诗人赏菊时悠闲的情态。诗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其爱菊之情,似较五柳先生有过之而无不及。“遍绕”“日渐斜”,把诗人赏菊入迷,流连忘返的情态和诗人对菊花的由衷喜爱真切地表现了出来,字里行间充满了喜悦的心情。前两句短短的十四个字,有景、有情、有联想,活脱脱地勾勒出一幅诗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丛赏花吟诗而乐不思返的画面。
三四两句“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点明了诗人爱菊的原因。这两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转,指出自己并非没来由地钟情菊花。时至深秋,百花尽谢,唯有菊花能凌风霜而不凋,独立支持,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机。诗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这四季中最后开放的菊花使他忘情,爱不能舍了。诗人从菊花凋谢最晚这个角度出发,写出了自己独特的爱菊花的理由。其中也暗含了对菊花历尽寒冷最后凋零的坚强品格的赞美之情。中国古典诗词常借物咏怀喻志,如屈原的《桔颂》,陈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元稹《菊花》一诗赞菊花高洁的操守、坚强的品格,也是这种写作手法,寓有深意。
这首七言绝句诗,虽然写的是咏菊这个寻常的题材,但用笔巧妙,别具一格,诗人独特的爱菊花理由新颖自然,不落俗套,并且发人思考。诗人没有正面写菊花,却通过爱菊,侧面烘托它的优秀品格,美妙灵动,意趣盎然。该诗取陶诗的意境,且也以淡雅朴素的语言吟咏,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蕴藉之至;而是在描绘具象之后,以自述的方式道出爱菊之由而又不一语说尽,留下了想象空间去回味咀嚼,这就增强了它的艺术感染力。
煦的读音是什么煦(拼音:xù)是汉语通用规范二级字。“煦”始见于先秦文字。该字本义为温暖,暖和;后引申为清晨的阳光,由温暖转指呵护。
可组词为:和煦。
煦的读音是xù,它是一个汉字,常常用来形容阳光温暖、气候舒适、风景宜人等具有温暖、舒适之意。在汉语中,煦的音调为第四声,发音时要注意嘴唇微微张开,舌头平放在口腔底部,使空气从舌下穿过,发出清晰的xù音。此外,煦也是一种文化内涵丰富的词汇,它在诗歌中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形容了诗人对大自然温暖、和谐的赞美之情,给人以情感启示和精神追求。
煦的读音是“xù”,这个字的笔画比较独特,它包含了火、一、几个点和一条横线。煦字在古代常用来形容阳光和暖气,表示温暖舒适的感觉。现代常用于形容天气或者人的心情。此外,煦字也可以用于姓氏,如煦燮、煦涛等等。在汉语中,许多字结构比较复杂,但它们都有独特的意义和寓意,更让人感受到汉字的魅力和文化底蕴。
煦的读音为xù
和煦
[ hé xù ]
基本解释
(形)暖和;温暖。
详细解释
温暖。南朝 宋 谢灵运 《山居赋》:“当严劲而葱倩,承和煦而芬腴。”
读音:[ xù ]
煦润
[ xù rùn ]
基本解释
温暖滋润。
详细解释
温暖滋润。
唐 司空图 《效陈拾遗子昂感遇》诗之二:“阳和含煦润,卉木竞纷华。”
三元更废兴 更读音三元更废兴的更读音是gēng
《感遇诗三十八首•其一》
唐代陈子昂
微月生西海,幽阳始代升。
圆光正东满,阴魄已朝凝。
太极生天地,三元更废兴。
至精谅斯在,三五谁能征。
译文
月牙儿从西方极远之地生长,太阳落山后就变化上升。
圆月正向东方运行满盈,阴暗月魄已在早晨凝成。
从混沌元气萌生了天地,三代纪元就已交替废兴。
天道谅必还是这样存在,三正五德谁能加以确证?
“窦”读音是什么dòu
窦 释义
孔、洞:狗窦。
人体某些器官或组织的内部凹入的部分:鼻窦。窦房结。
端倪:疑窦。弊窦。
姓。
词组
疑窦 [ yí dòu ]可疑之点;无证据或证据不足而悬想或担心某事有错误或有害。
造句:除此之外,桥梁设计荷重量也让公众疑窦重重。
狗窦大开gǒu dòu dà kāi狗洞大开。用以嘲笑人缺少牙齿。
造句:一走到街上,人们就会讥笑我“狗窦大开”
情窦 [ qíng dòu ]意思是情意的发生或男女爱悦之情的萌动。
造句: 情窦初开的女孩子往往喜欢把心事在日记中倾诉。
疑窦丛生[yí dòu cóng shēng] 指有许许多多疑点产生,十分怀疑而产生不信任。
造句:联想到上述蹊跷的信息,不得不让人疑窦丛生。
鼻窦[ bí dòu] 鼻旁窦的通称 。
造句:我患上了慢性鼻窦炎。
读音是:dòu
云窦
[ yún dòu ]
基本解释
云气出没的山洞。
详细解释
云气出没的山洞。南朝 宋 鲍照 《登庐山》诗之一:“松磴上迷密,云竇下纵横。” 唐 马戴 《山行偶作》诗:“石门斜月入,云竇暗泉通。” 前蜀 韦庄 《宿山家》诗:“山行侵夜到,云竇一星灯。” 元 周权 《接竹引泉》诗:“连筒入云竇,势接河汉遥。”
读音是:dòu
嵌窦
[ qiàn dòu ]
基本解释
山洞。
详细解释
山洞。
唐 杜甫 《园人送瓜》诗:“竹竿接嵌竇,引注来鸟道。” 仇兆鳌 注:“嵌竇,谓泉穴。”《太平广记》卷二九引 前蜀 杜光庭 《神仙感遇传·二十七仙》:“忽有白兔出于林中,逕入崖下,寻所入而得嵌竇焉。石室宽博,中有石像二十七真。” 宋 苏轼 《菩萨泉铭叙》:“有泉出於嵌竇间,色白而甘,号 菩萨泉 ,人莫知其本末。” 元 柳贯 《郑景明载醪携饷招游在溪山》诗:“蒸霞作嵐霏,洩云出嵌竇。”
遇的音节是什么遇的音节:yù
有关词语:
不期而遇 [ bù qī ér yù ]没有约定而意外地相遇。
随遇而安 [ suí yù ér ān ]能适应各种环境,在任何环境中都能满足。
遇人不淑 [ yù rén bù shū ]淑:善,美。指女子嫁了一个品质不好的丈夫。
顾遇 [ gù yù ]谓被赏识而受到优遇。
知遇之恩 [ zhī yù zhī ēn ]给予赏识和重用的恩情。
1、“遇”的拼音和读音:遇yu,读四声。2、遇的意思:遇~是指相逢,会面,碰到,机会,对待,款待的意思。如组词:遇到、遇雨、百年不遇、巧遇、待遇、可善遇之。
3、综上所述,就是“遇”的拼音、读音和意思。
音节是:yu。
遇见、随遇而安、艳遇、遇人不淑、相遇、外遇、遇到、机遇、不期而遇、永遇乐、知遇之恩、奇遇、最惠国待遇、际遇、待遇、遇难、怀才不遇、感遇、他乡遇故知、遭遇、礼遇、境遇、巧遇、将遇良才、知遇、天缘奇遇、遇刺、遭遇战、冷遇、遇险、路遇、遇水架桥、冬遇、遇水叠桥、
yù
奇遇、匹遇、邛遇、盼遇、眄遇、任遇、荣遇、爱遇、际遇、客遇、谨遇、矜遇、接遇、节遇、会遇、嘉遇、良遇、路遇、款遇、眷遇、境遇、遇屯、遇救、遇故、标遇、过遇、厚遇、顾遇、抚遇、冬遇、遇便、遇物、遇礼、知遇、宗遇、遇谴、遇难、遇疾、位遇、未遇、委遇、无遇、谐遇、意遇、优遇、遇敌、遇赦、值遇、遇人、遇急、遇目、遇遭、遇巷、遇机、遇险、遇知、遇合、遇祸、遇乱、遇巧、遇时、遇劫、遇变、遇战、遇见、遇事、遇谤、遇待、遇诛、遇犬、遇艳、遇刺、遇会、遇缘、遇否、游遇、遭遇、艳遇、邀遇
葳蕤和茂盛的区别葳蕤 wēi ruí
①形容枝叶繁盛:当户种蔷薇,枝叶太葳蕤。
②华美;艳丽: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胡服何葳蕤。
1,草木茂盛、枝叶下垂的样子。——左思《蜀都赋》:“敷蕊葳蕤,落英飘飘。”张九龄《感遇》诗之一:“兰叶春葳蕤,桂花秋皎洁。”又比喻祖德之盛。陈子昂《堂弟孜墓志铭》:“我祖之葳蕤兮邈于陈。”上葳蕤而防露兮。——《楚辞·七谏·初放》葳蕤自生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2,羽毛装饰华丽鲜艳的样子。
出处:《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错翡翠之葳蕤,缪绕玉绥。”——《孔雀东南飞》“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
3,比喻词藻华丽。——韩愈《归彭城》诗:“言词多感激,文字少葳蕤。”
在中医中也是一种药材,叫 玉竹。
茂盛
1.草木繁盛。
2.兴旺:财源~。
3.旧时也指功德卓著:先王功德~。
葳蕤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wēi ruí。一指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二指羽毛饰物貌;三指华美貌,艳丽貌;四指柔弱貌;五指萎顿貌;六指锁;七指古代一种首饰;八指草名,即萎蕤。
葳蕤,形容枝叶繁盛,羽毛装饰华丽鲜艳的样子,也可形容植物生长茂盛的样子,也可比喻词藻华丽。
茂盛[ mào shèng ]
(形)①植物生长得繁多而茁壮:庄稼长得很~。[近]繁茂|茂密。[反]枯萎。②比喻经济等兴旺:财源~。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