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则独善其身出自哪本书 望海潮柳永穷则独善其身出处
目录导航:
穷则独善其身出自哪本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 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就要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把善发扬光大,有惩恶扬善之意.
《孟子》一书是孟子的言论汇编,由孟子及其再传弟子共同编写而成,记录了孟子的语言、政治观点(仁政、王霸之辨、民本、格君心之非,民贵君轻)和政治行动的儒家经典著作。
望海潮柳永穷则独善其身出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
释义
窘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曰:“子好游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译文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人家理解,我悠然自得无所求;人家不理解,我也悠然自得无所求。”
宋勾践问道:“怎样就能做到悠然自得无所求呢?”
孟子说:“崇尚德,爱好义,就能悠然自得无所求。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掉义,得志时不背离道。窘困时不失掉义,所以士人能保持自己的操守;得志时不背离道,所以不会使百姓失望。古代的人,得志时,施给人民恩泽;不得志时,修养品德立身在世。穷困时,独自保持自己的善性,得志时还要使天下的人保持善性。”
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哪里“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不得志时就洁身自好修养个人品德,得志时就使天下都能这样”.
【原文】
孟子谓宋勾践①曰:“子好游②乎?吾语子游:人知之,亦嚣嚣(3); 人不知,亦嚣嚣.”
曰:“何如斯可以嚣嚣矣?”
曰:“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土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①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 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 天下.”
【注释】
①宋勾践:人名,姓宋,名勾践,生平不详.②游;指游说.嚣嚣:安详自得的样子.④得己:即自得.
【名言故事】:
孟子对宋勾践说:“你喜欢游说各国的君主吗?我告诉你游说的态度:别人理解也安详自得;别人不理解也安详自得.”
宋勾践问:“怎样才能做到安详自得呢?”
孟子说:“尊崇道德,喜爱仁义,就可以安详自得了.所以士人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显达时不背离道德.穷困时不失去仁义,所 以安详自得;显达时不背离道德,所以老百姓不失望.古代的人,得时恩惠施于百姓;不得志时修养自身以显现于世.穷困时独善其身,显达时兼善天下.”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出自《孟子》的《尽心章句上》(第九)。 原句为“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意思是一个人在不得志的时候,就要洁身自好,注重提高个人修养和品德;一个人在得志显达的时候,就要想着把善发扬光大,有惩恶扬善之意。
独善其身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独善其身”指原意是做不上官就修养好自身。现指只顾自己,不管别人。独善其身,【拼音】: dú shàn qí shēn【出处】: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造句】:
1、 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
2、独善其身,明哲保身是个人主义的处世哲学。
3、只知独善其身的官员不是好官。
4、“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这是众多中国知识分子处世的座右铭。
5、他是个独善其身的人,这样的事难道他会站出来主持公道吗?【近义词】: 自得其乐、洁身自好、自私自利【反义词】: 助人为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灯谜】: 闭门思过【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个人修养【英文】: maintain personal integrity during chaotic times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