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元妃省亲宝钗黛玉做法 元妃省亲宝钗嘲笑宝玉说了什么
目录导航:
分析元妃省亲宝钗黛玉做法主要体现在元春命众人做诗的情景,宝玉作不出,黛玉也想表现,就替宝玉作了,而宝钗是谨慎的,看元妃不喜玉字,就指导宝玉用蜡字代替,宝玉因此称她一字师
还记得元妃在省亲时要众位姐妹各做一首诗那回事吗?众姐妹一人一首,宝钗和黛玉得到了元妃的肯定自不必说。可是别人正得意时,宝玉却陷入了纠结之中,因为元妃要宝玉作诗四首,这可把他愁坏了!论才情宝钗和黛玉都是无可挑剔的,而且元妃也是连连称赞二人,所以这二人无意间就都出手帮了宝玉,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宝钗走到宝玉面前,看到宝玉写了绿玉二字便提醒他说,元妃刚才就把“红香绿玉”改成了“怡红快绿”,你现在还写绿玉不是有意和她分驰了吗?宝玉听后顿时惊醒,但是仍不知用什么典故,随后宝钗便提醒他用“绿蜡”,宝玉听后顿悟,十分感激宝钗的指点。在宝玉正愁这最后一首写什么的时候,黛玉也出现了,但是黛玉什么都没说,就直接让宝玉把那前三首誊写出来,黛玉出手帮她做了第四首!等到四首诗都呈上去之后,元妃大大称赞这第四首,也就是黛玉做的那首,内心十分欣喜觉得宝玉真的是越来越出息了!
帮宝玉作诗这件小事为什么就能奠定宝钗宝二奶奶的身份呢?因为宝钗是关心宝玉的,不想让他在这么隆重的场合丢脸,她考虑到了宝玉、贾府、元妃等诸多因素,可以说宝钗的行为是一个大家闺秀该有的做法。而且她先是提点了宝玉,后见宝玉实在没有想法才又再次提醒的,这是一个贤内助该有的做事方法。贾家都希望宝玉将来走仕途,希望他能给贾府带来荣耀之路,而宝玉的天性让大家担心,但如果有宝钗这样的人在宝玉身后时常提点,那宝玉的仕途定会走的非常顺畅,这是贾家人希望的!
其实,在宝玉作诗的时候,黛玉也是帮了忙的,但是黛玉帮忙并没有对宝玉做出任何提点,而是直接就帮他做出来了,结果得到了元妃的大加赞赏。可是这件事即便元妃当时不知道,那后来定是也会通过各种渠道知晓的,如此一来,这不是欺骗吗?就算是小孩子家没什么,但是也能看出,黛玉跟宝玉是一样的人,如果将来宝玉娶了黛玉那宝玉的仕途还有什么保障呢?所以说,为了贾府的荣耀,元妃已经牺牲了那么多,又怎么可能让黛玉去耽误宝玉的前途呢!省亲的时候,诸位姐妹的赏赐都是一样的,但是后来的一次赏赐中宝玉的就只跟宝钗的是一样的,这也是直接表明了元妃认可宝钗的本意啊!得到了元妃的支持,这宝钗当宝二奶奶就又多了一份保障啊!
元妃省亲宝钗嘲笑宝玉说了什么元妃省亲,薛宝钗只提示贾宝玉改了一个字而已,但是三次严词教训。
第一次,“他因不喜“红香绿玉”四字,改了“怡红快绿”。你这会子偏用“绿玉”二字,岂不是有意和他争驰了”,教训宝玉,诗中用“绿玉”是有意和元妃争驰;
第二次,宝玉问“绿蜡”的出处。“宝钗见问,悄悄的咂嘴点头笑道:“亏你今夜不过如此,将来金殿对策,你大约连“赵钱孙李”都忘了呢!唐钱珝咏芭蕉诗头一句:“冷烛无烟绿蜡干”,你都忘了不成?”明显是嘲讽宝玉竟然想不起唐人钱珝的诗句;
第三次,宝玉称她姐姐,宝钗回道自己不是他姐姐,元妃才是(宝钗其实想当宝玉妻子)。可见,宝钗把“一字之师”的权威、恩情,发挥得淋漓尽致。
元妃省亲,宝钗帮宝玉的诗改了一个字,通过她的话:我才不是你姐姐,坐在上面的(元妃)才是你姐姐。揭露了薛宝钗这个人帮人都带有极大的功利性。一个字的代价就要贾宝玉娶了她。
忽见宝玉在梦中喊骂说:“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薛宝钗听了这话,不觉怔了。
因为一个和尚说的“金玉良缘”,宝玉和黛玉不知为此出现多少龃龉,起了多少嫌隙。直到第三十二回宝玉“诉肺腑”二人才开始心心相印。但“金玉良缘”的阴影仍挥之不散,一个“喊骂”可知宝玉对此有多少不满?宝玉这是在发泄这是积压已久的怨气,而表示对“木石姻缘”的向往,但是这一切只能在梦中坦露,却不能直面现实。
元妃省亲的顺序元妃省亲时先看到大观园,暗叹过于奢华。后来与贾母等人相遇,都哭了一场。
接着见了林黛玉、薛宝钗和薛姨妈,又见了贾宝玉,然后看了匾额,她着各人选一首题诗,薛、林二人得到赞誉。宝玉独占四首,薛宝钗看见他用了“绿玉春犹卷”这一句,提醒他元妃不喜欢“绿玉”一词,叫宝玉改成了“绿蜡”。宝玉作了三首,正在冥思苦想,黛玉见他只抄“杏帘在望”一首,就帮他作了一首,让宝玉抄。其实黛玉本想今夜大展奇才压倒众人的,但元妃只命一人作一首诗,她只好作罢。结果元妃看了,喜之不尽,说最后一首为上。把山庄名改成了“稻香村”。之后再听了几出戏,也就散了。
文章评论